企业应抓住机遇转变生产方式恶劣的环境之所以选择顽强的生命,是因为它们率先并且自觉地遵循着环境进行了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已经深入到基因,成为一个物种代代相传的核心竞争力,处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中国企业也正面临着同样的挑战。 但什么是企业的基因,企业又该如何对基因进行有效的自我改变?对此,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而在此之前国务院确定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也将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显而易见,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正是企业的基因,它决定着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一直处于高耗费、高污染的粗放状态,技术含量和知识产量较低,以至于整个中国制造长期徘徊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位置。 金融危机产生的倒逼作用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那些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的企业将会发现并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而那些实现集约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将在危机中体验到“功夫在平时”的乐果。毫无疑问,金融危机正考验着中国企业的生产方式。 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国企业首先需要从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内部挖潜,减少甚至杜绝随意性和制度性的浪费,成本降低本身就意味着效益,意味着核心竞争力的强化,这种精细化管理是没有止境的,在这一方面,中国企业不能忽视员工的智慧和热情。 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要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管理目标,还应该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并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环节,真正先进的生产方式永远是向着更少的消耗与更少的污染不断接近。 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更离不开在技术、管理、营销以及文化等全方位配套的自主创新,而其中,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调整等税收结构的优化等政策也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创造了政策环境。 在市场运行实践中,一些企业之所以抵御危机的能力较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核心技术和相对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即使市场风云突变,但由于核心技术的不可取代性,这些企业生命力就强。 事实上,危机的来临也为企业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准备了条件,众所周知,以精益生产而著称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因此,中国企业应该以危机为契机,全面反思自身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改进和变革。 在波诡云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危机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本身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只是危机的存在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而已。而应对危机的最好方式显然不是东挪西借左支右绌的被动应付,而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产生抗危机的基因,并使之传承下去。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